【增高见于】
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、巨球蛋白血症。
【降低见于】
原发性免疫缺陷病、恶性肿瘤。
10. 白介素-2(interleukin-2,IL-2)
【参考范围】
5~15 kU/L。
【临床意义】
IL-2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,作用于表达 IL-2受体的淋巴细胞,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、增殖和分化。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。随年龄增长有降低趋势。
【增高见于】
(1)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(2)再生障碍性贫血、多发性骨髓瘤。
(3)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后。
【降低见于】
(1)免疫缺陷疾病,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、艾滋病等。
(2)恶性肿瘤。
(3)1型糖尿病。
(4)某些病毒感染,如尖锐湿疣等。
11. 干扰素(interferons,INFs)
【参考范围】
1~4 kU/L。
【临床意义】
干扰素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因子,分为α、β、γ3种,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生长,同时还有抗肿瘤、免疫调节、控制细胞增殖的作用。
【增高见于】
(1)系统性红斑狼疮、非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。
(2)恶性肿瘤早期。
(3)急性病毒感染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。